去年,住建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被列入十大类重点任务之列,并明确2027年前全面实现升级迭代;并与财政部联合通知,将由中央财政对15个试点城市进行每城市8-12亿元补贴,对地下管网、污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据权威预测,接下来五年,中国需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总里程接近60万公里,这项城市生命线系统性重塑工程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
面对政策明确的时间表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建设加速已成必然之势,而织就城市生命线智能防护网的传感器,正是这轮提速的关键引擎。在此背景下,SENSOR CHINA2025邀你一同深入探讨城市生命线的智能化建设,以及政策加码对传感器市场发展的影响,SENSOR CHINA城市生命线系列活动即将上线!
燃气安全隐痛:逃离“三重门”困局2025年,是国务院《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对过去3年来全国城市燃气系统安全升级成果的检阅之年。
应急管理部2022年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全国有近10万公里燃气管道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而根据住建部2023年的数据,约七成的燃气事故源于居民端使用不当或老旧胶管泄漏,三成与中压管网腐蚀、接口松动相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当前燃气安全运营面临的三大痛点:检测难、预警慢、协同弱。
展开剩余77%在这场“焕新”中,燃气系统的智能化转型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实施方案》要求,需结合更新改造,在燃气管道关键节点同步部署智能化感知设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控体系,推动运行管理向“实时感知、精准预警、协同响应”的智慧模式跃迁。
值此需求进一步释放的关键节点,SENSOR CHINA 2025同期举办的燃气安全与监测论坛邀请到中国燃气、申燃、北燃等能源头部企业,以及核心传感监测厂商齐聚一堂,直面燃气安全运营的痛点难点,共议传感技术在场、站、管、网全流程中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化路径,合力绘制智慧燃气的中国方案。
在SENSOR CHINA 2025燃气安全与监测论坛上,一众能源管理头部企业将立足一线实践,围绕实际运行场景与多年安全管理经验,深入剖析当前燃气安全系统建设中的核心痛点与关键难点,系统梳理推进燃气智慧化改造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技术瓶颈。
与之相应,汉威科技、金卡智能、山东微感、海纳微光电等感知硬科技企业,或是依托传感核心技术,或是拓展至智慧燃气终端模块乃至系统集成或平台服务,将从“供应端”作出回应,进一步分享各类感知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覆盖场、站、管、网全流程不同场景下的多参数融合监测等。
这场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对话,将进一步打通燃气运营实际场景与传感技术创新之间的壁垒,推动技术研发更贴近真实工况、解决方案更具落地价值,加速构建“可感知、可预警、可联动、可迭代”的智慧燃气系统。
此外,标准不完备是当前一大瓶颈。目前,燃气传感器标准体系呈现“三多三少”特征:产品类标准多,系统集成标准少;性能指标多,可靠性验证少;单一气体检测多,融合/协同标准空白。唯有构建“感知—传输—平台—执行”全链条生态,才能释放技术价值。这种全链条协同的生态构建,需要多方主体打破技术壁垒与利益藩篱,推动标准共制、数据共享、场景共创。
为推动产业生态建设,促进各方深度交流,SENSOR CHINA 2025于燃气安全与监测论坛当天,特设“Sensor Talks - 感知赋能燃气安全”专题产业闭门会。诚邀燃气传感技术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运营企业及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与决策者报名参与。
Sensor Talks-感知赋能燃气安全
规模:30人(闭门会议,报名须审核)
首次集结燃气运营、传感器研发、标准制定三大核心参与方,着力构建“场景需求-技术响应-规则适配”的对话坐标系。
SENSOR CHINA2025城市生命线
燃气安全与监测论坛
规模:150人
主要话题:工商业用户燃气安检的难点与痛点、燃气场站多参数融合监测、城市燃气系统的智慧化改造场景需求,激光燃气检测-低功耗解决方案、超声流量监测、燃气用传感器标准及生态建设等。
感知构筑城市智慧水务体系根基杭州居民拧开水龙头,恶臭污水奔涌而出,引发全城饮水恐慌;郑州暴雨后汪洋遍地,地铁隧道倒灌酿成惨痛悲剧。这两起相隔千里的城市水务之痛,共同揭开了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在水系统管理层面的脆弱脊梁。当我们直面这些惨痛教训时,一种隐秘而强大的力量开始凸显其不可或缺的存在——遍布城市血管的传感器网络,正从被遗忘的角落走向智慧水务建设的舞台正中央。
承担着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核心功能的城市水务系统直接决定着市民生活品质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水务管理面临的资源短缺、污染治理、防灾应急等问题凸显。为有效应对挑战,智慧水务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支撑现代水务管理的关键力量。其中,水务传感器作为智能化的核心技术,通过实时精准监测水质、水流、压力等关键参数,能够为水务管理及时预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提供核心支撑,成为保障系统平稳运行、驱动智慧水务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
SENSOR CHINA 2025组委会联合“智慧水务与传感器”平台,正式推出第二届“智慧水务传感专场论坛”,特邀上海冠龙、浙江和达、爱默里等一众智慧水务系统建设单位、排水管网方案设计单位、传感解决方案企业等深度探讨城市生命线智慧水务感知技术的创新路线和应用发展、智慧水务传感器在城市生命线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提升城市水务管理的效率与安全等核心问题。共同探索城市智慧水务健康常驻的一整套智能生命系统。
SENSOR CHINA2025 城市生命线
智慧水务传感专场论坛
规模:150人
主要话题:城市生命线智慧水务感知技术的创新路线和应用发展;排水管网GIS建设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智慧水务传感器在城市生命线中的关键作用;提升城市水务管理的效率与安全等。
SENSOR CHINA组委会
电话:021-54065307
邮箱:zhy@stcec.com
发布于:上海市选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