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曹雯 通讯员 瞿雄鹏 吴慕枫 郑鉴峰
8月25日晚,黄梅县五祖大道的“户外劳动者之家”亮着温暖的灯光。推门而入,外卖骑手石峰接过一杯冰水,坐在空调前,让凉风拂去一身的燥热与疲惫。
这个24小时开放的驿站,由县人社局等多部门联合打造,已录入全县200多名骑手的信息,刷脸即可进入,饮水、充电、歇脚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样的暖心变化,在黄梅县处处发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把群众口中的“烦心事”当成干部手头的“要紧事”。截至目前,黄梅县党员干部累计下沉一线6715次,解决群众难题1020个,为企业纾困解难861次,化解矛盾纠纷612起。
户外劳动者之家内,快递小哥正在接水喝。(受访者供图)
户外劳动者之家内,外卖小哥们正在休憩乘凉。(受访者供图)
户外劳动者之家内,外卖小哥们正在休憩乘凉。(受访者供图)
黄梅县下新镇马鞍山村村内小公园(受访者供图)
路灯亮了,淤塞的塘口重现清波
“以前哪敢想,家门口也能建起小公园?”8月25日晚,新装的路灯依次亮起,黄梅县下新镇马鞍山村熊家咀的村口公园里,村民熊友良正和邻居摇着蒲扇闲话家常。
2024年底,马鞍村与汪革村合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摆上了台面:当家塘淤塞发臭,影响水质灌溉;连通两村的公路没有路灯,夜间常有老人摔跤……
今年4月,来自两村的党总支书记黎常贵和副书记汪宝平通过深入“互访”,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村“两委”连续三晚召开塆子夜话,提出整治方案。清淤队伍迅速进场,淤塞的塘口重现清波;泥瓦匠上门为独居老人熊六荣修好了屋顶,一杆杆的新路灯也竖了起来。
干部心里有群众,党组织就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在村“两委”带动下,熊友良、熊开华等带头捐资,40户村民共筹集46万元,将昔日的臭水塘改造成水上公园,不仅美了家园,还解决了灌溉难题。
这边村庄焕新颜,那边孩子的暑假也有了新去处。7月9日,独山镇首届暑期爱心托管班迎来了32个孩子,镇文化站站长李玲主动当起“班主任”。“在这里不仅能写作业,还可以学黄梅戏、练书法、画画!”一名小朋友兴奋地说。
孩子放假没人管,是不少双职工和留守家庭的头疼事。黄梅整合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馆等场所,办起56个全免费的“爱心托管班”,惠及1500多个家庭。
暑期托管班上,孩子们展示绘画成果。(黄梅县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假期的陪伴,平日的饮食健康更是家长牵挂的重点。为此,黄梅县教育局升级“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食材采购价、检测报告、资金流向等全链条透明可查,实现从采购到餐桌全程溯源。
目前,在前期完成94所中小学校“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建设运行的基础上,公办幼儿园数字食堂也即将建成,让孩子舒心、家长安心。
一窗受理,竣工验收从30天压缩至7天
“以前办竣工验收,要跑好几个部门,重复交材料,没一个月根本办不下来。”回忆过去,湖北宇洪光电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甚是无奈。
“要当好经济桥头堡,就要在制度改革上下功夫!”今年4月,该公司所在的小池滨江新区发生了一场独特的“换位体验”。县委常委、小池滨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小池镇党委书记商胜辉组织行政审批、自规、住建等单位负责人,实实在在当了一回“企业办事员”。
“自己跑一遍才发现,材料重复交、窗口分散、环节衔接慢,改进余地太大了!”小池滨江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骆明胜说。找准症结后,黄梅迅速向上争取政策,在小池率先落地“竣工联合验收一窗受理”机制,将审批时限从30个工作日压缩到7天。
作风变实,带来的是环境优化、企业信心增强。今年以来,小池滨江新区新签约产业链项目13个,协议投资额98.7亿元。
事要办得好,还要办得巧。7月24日,在位于黄梅县经济开发区的瑞江纺织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王楠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等五个证件,脸上难掩笑意。
“原本还担心审批会拖慢开工,没想到住建局的服务想在了我们前面。”王楠翻着刚到手的一叠证件感慨道。从材料准备到线上申报,全程都有专人跟踪指导,“以前听说这类审批要2到3个月,现在这速度真让我们信心倍增。”
针对企业反映“项目落地中办证慢、跑腿多”的痛点,黄梅县住建局以工程领域改革为切口,创新推行“靠前服务、群内办公、二维码指南”三大服务模式,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
扫个码留言,物业第二天就退还了2000元
业主正在扫码体验“智慧物业”系统。(黄梅县委宣传部供图)
“装个充电桩,物业要收我2000块。没想到扫个码留言,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提起不久前的经历,黄梅县金色家园小区业主王上书仍十分感慨。
原来,物业公司以“电缆扩容”为由向他收费,他半信半疑地扫描了小区张贴的“有事您说话”投诉二维码留言反映,“本想试试看,结果第二天物业就联系我退费了!”
这正是黄梅县“智慧物业”平台发挥的作用。通过“有事您说话”线上系统,居民扫码即可提交诉求,系统自动研判、分派并跟踪处理流程。
加强基层治理,黄梅将触角伸向小区物业管理这一“老大难”。通过创新建立“双评”机制,黄梅将服务专班履职情况及物业整改情况交由居民评价,确保治理成效可感可及。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动解决各类民生关切问题117件,包括电动车充电、高空抛物、消防通道占用等问题,办结率达到100%。
基层治理不断夯实,农村治理也在同步推进。该县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及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清查,成功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既理顺了村民情绪,也盘活了乡村资源。据统计,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黄梅“三资”领域整改率超过99%,乡村振兴领域问题整改率超过97%。
治理创新不仅限于社区和乡村,更延伸至涉企服务。
在湖北楚兴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执法人员正在检测废气排放数据,市场监管人员则在核对质量合格证书……不到2小时,安全生产、环保合规、市场监管等8项检查内容全部完成,当场指出安全问题6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2份,并提出整改意见。
拿到整改通知书,安全员胡可有点意外。“以前迎检是‘车轮战’,每个部门都得来一趟。”胡可说,现在几家单位一起来、一次查清楚,感觉压力小多了。
这份便利,源自黄梅正在大力推进的“综合查一次”改革。该机制由县应急局牵头,联合科经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实行多项任务一次查清,合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已累计开展执法检查39次,较去年同期减少近30%。
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把事情办到他们心坎上,才能赢得真正的信任。黄梅将持续以实效回应民生关切,用扎实作风汇聚民心,携手群众共同打造更加温暖、美好的家园。
选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